在厦门读书,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上学年龄!  

  如果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家长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例如担心孩子个子太小,或者孩子8月底出生,与头年9月初出生的孩子相比年龄近乎小一岁,一起上学太吃亏,想让小朋友晚一年继续在厦门上学,这在厦门可行吗?

 

  如果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家长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例如担心孩子个子太小,或者孩子8月底出生,与头年9月初出生的孩子相比年龄近乎小一岁,一起上学太吃亏,想让小朋友晚一年继续在厦门上学,这在厦门可行吗?

厦门<a href=http://www.xmbmw123.com/xiaoxu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小学</a>

 

  答案是:基本上是不行的,尤其是非厦门户籍孩子。

 

  虽然教育部在今年2月出台的政策中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至出生年月日由省级行政部们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但是目前在厦门,根据今年的政策,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仍旧是需要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各学校严禁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儿童入学。本文以2017年厦门的一年级招生意见为例,一起看看吧

 

  厦门户籍

 

  小朋友是厦门户籍的,今年(2017年)上学年龄要求年满6周岁(即20118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根据《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在家长或监护人的带领下,于规定的报名时间,到片区内的学校报名登记,经学校审核确认后,给予办理报名手续。

 

  某些情况下,如身体原因等,可以申请缓(免)学

 

  关于缓学,厦门市规定如下:

 

  根据厦教综[2010]6号《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适龄儿童因身体原因申请缓()学的,应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填写《厦门市小学免(缓)学申请表》(一式四份),附上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医疗证明或残疾人联合会签发的《残疾人证》,经户口所在地的片内小学和户口所地的社区居委会盖章签署意见后,报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办理流程:

 

  ①填写《厦门市小学免(缓)学申请表》(一式四份);

 

  ②医疗证明(需由区级以上医院出具)或残疾人联合会签发的《残疾人证》(原件并复印3)

 

  ③户口所在地的片内小学盖章签署意见;

 

  ④户口所地的社区居委会盖章签署意见;

 

  ⑤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⑥将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的《厦门市小学免(缓)学申请表》送达户口所在地的片内小学和社区居委会存档。

 

  所以没有特殊情况,根据义务教育法,适龄小朋友都得准时上学

 

  非厦门户籍

 

  非厦门户籍的孩子(注:港澳台华侨外籍等适龄儿童可以按照相关政策入学)需要参加积分入学,而积分入学对于年龄就有着严苛的规定,因为报名是通过i厦门积分入学系统进行的,年龄要进行审核。

 

  今年(2017年)一年级积分入学上学的孩子年龄规定就是需要在201091日至2011831日期间出生的,如果不符合条件,报名这关就过不了了,小朋友大概就得回户籍所在地上学

 

  鉴于此,各位家长们,在小朋友上学年龄到的时候,如果没有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就要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准备送孩子上学相关事宜,不能都照着自己的想法来或者想晚一年上学以便多一年积分,以免耽误小朋友宝贵的上学时间,或者办理厦门户口(公众号厦门便民网),再申请缓学,才能晚一年读书。

 

 

分页:1 2
文章关键字:厦门小学
如果《在厦门读书,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上学年龄!  》找不到你想要的内容,可以尝试:
积分】:厦门积分入学细则 划片】:小学划片+对应初中
小学】:小学名单+划片范围 高中】:高中学校+本科上线率
初中】:中学名单+划片范围 小升初】:小升初派位学校
中考】:中考上线率政策解读 户籍入学】:厦门户口学生入学
幼儿园】:幼儿园名单招生划片 入园体检】:幼儿园入园体检
热点学校】:热点学校名单及条件 私立学校】:不要积分入学学校
落户】:厦门落户政策解读 公积金】:公积金提取贷款流程
电费】:厦门电费价格 社保】:社保办理指南+缴纳比例
水费】:厦门水费价格 医保】:厦门医保缴纳及保险指南
社区医院】:社区医院电话+地址 补贴】:毕业生、人才、创业补贴
核酸】:核酸价格+核酸检测地点 居住证】:居住证在线办理
技能补贴】:技能补贴在线申请 生育险】:生育津贴领取指南
疫苗】:疫苗接种在线预约+电话 失业】:失业金领取条件流程
市民卡】:市民卡办理流程指南 低保】:低保补贴办理方法
居委会】:居委会地址+电话号码 身份证】:身份证办理流程指南
保障房】:保障房申请流程攻略 公租房】:公租房申请攻略指南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便民网】回复上面【关键词】即可获得更多服务

手机访问 厦门便民网首页

->